<optgroup id="w16eo"></optgroup><track id="w16eo"><i id="w16eo"></i></track>

            <acronym id="w16eo"><sup id="w16eo"></sup></acronym>
            <optgroup id="w16eo"></optgroup>
              <optgroup id="w16eo"><li id="w16eo"><del id="w16eo"></del></li></optgroup>

              哈爾濱北大荒知青網

               找回密碼
               中文注冊
              搜索
              查看: 591|回復: 1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解放軍最傳奇的一個師,走出5位元帥,7位大將,兩百多位將軍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解放軍最傳奇的一個師,走出5位元帥,7位大將,兩百多位將軍
              歷史有點冷z關注
              2023-01-17 19:00來自河南

              在戰無不能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序列中有一支“化石”級的部隊,它的戰史比我軍的軍史還要長,它為中國革命立下了與日月同輝的不朽功勛,堪稱一面永遠屹立的光輝旗幟。
              開國10大元帥的5位,10位大將中的7位全部是出自這支部隊,其他將軍更是誕生出200多位。
              這樣一支英雄的部隊在某種程度上都可以象征著我軍的軍魂。
              那么,這支部隊到底是哪支無敵之師?
              這支部隊又有怎樣的傳奇歷史呢?
              崛起:革命的星星之火
              這支英雄的部隊就是原解放軍54集團軍麾下第127師。該師的歷史可以一直追溯到第一次國共合作開始前的1921年。
              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很多革命熱情高漲的年輕人奮勇爭先,組成了大名鼎鼎的“青年近衛軍”,他們把卡車鉚上鋼板,組成了鐵甲車隊,戰斗在圣彼得堡的街頭,這也成為蘇維埃革命史上一幅經典的畫面,并被廣為傳頌。
              1921年5月,孫國父到廣州出任非常大總統。當時的廣東和廣西都不太平,于是,總統府警衛團也應運而生。該團有3個營,3位營長都是日后響當當的名將。他們是1營長薛岳,2營長葉挺,3營長張發奎。

              但是,他們的領導似乎不太出名。事實上團長陳可玨可是粵軍的宿將,在此之前就是1師參謀長,蔣介石都要讓他三分,后來是國民革命軍4軍副軍長。在北伐后,他曾出任國民黨臨時軍委會總參謀長,后來因不滿蔣介石等一眾叛徒的胡來,遂隱退江湖,病逝于1944年。
              1922年,陳炯明炮轟總統府的時候,警衛團拼死保衛孫國父殺出重圍,登上永豐艦,但隊伍也被打散。張發奎甚至帶著3營還打了半年的游擊,后來又回到粵軍1師的序列。
              1924年,國共開始第一次合作,并建立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周總理和孫國父商議后,決定仿照蘇俄“青年近衛軍”,建立一支鐵甲車隊。不得不說,我黨領袖從最初考慮建立武裝力量的時候就非常與國際接軌。

              組建車隊時,孫國父已經北上討論“定國大事”,所以具體工作都是由周總理負責。當時,黃埔一期的學員們已經快畢業了,于是,周總理把車隊的骨干都安排為我黨黨員,比如周士第。車隊戰士的招募對象則是廣東、海南和歸僑中的進步青年和工人,還有大元帥府的原衛士們。
              就這樣,我黨掌握的第一支武裝力量~“大元帥府鐵甲車隊”成立,共有官兵136人。在25后,這顆歷經磨難的“小小種子”將成長為一棵傲視天下的“參天大樹”~擁有600萬將士的中國人民解放軍!
              1925年11月,周總理說服粵軍老大李濟深,在廣東肇慶組建了第4軍下屬的34團,但這支部隊是由我黨完全控制的。

              鐵甲車隊也由此劃入34團。1926年1月,34團更名為獨立團,團長就是葉挺,所以該團也被稱作“葉挺獨立團”,直線領導是當時我黨的廣東區委,大部分軍官都是由黃埔畢業和鐵甲車隊的我黨黨員擔任。正是因此,毛主席才夸贊葉挺“你是我軍的第一位總司令,我軍軍史要從你寫起”。

              葉挺
              1926年5月1日,獨立團從肇慶誓師出征,在大會上,周總理激勵所有將士“飲馬長江!武漢再見!”
              此后,獨立團一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浴血奮戰,刺破北洋軍閥的一道又一道防線,一直把吳佩孚打回武漢。在圍攻武漢的戰役中,鐵甲車隊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把北洋軍逼得要從城里派出敢死隊搶裝甲車。
              1926年10月,獨立團在浴血奮戰40多天后,終于拿下“首登”大功,第一個登上武昌城頭,在北伐中立下不世之功。為了這一天,獨立團將士傷亡將近半數,達1000多人,其中犧牲600多人。就此,“視死如歸,攻無不克”的基因深深烙在了我軍的基因之中,并一代一代地薪火相傳。
              1927年1月,在武漢的廣東僑民聯合會為家鄉子弟組成的第四軍(由粵軍改編)鑄造了一面彪炳功勛的大鐵盾,上面鑄有大大的“鐵軍”二字。為第四軍和北伐軍立下赫赫戰功的獨立團享有此殊榮,更是當之無愧。

              第一次北伐后,獨立團進行擴編,1個團變6個團。
              其中,11軍24師有3個團,葉挺在11軍歷任副師長和副軍長。4軍25師有2個團,其中的73團就是老獨立團。那最后一個團呢?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4軍、11軍和20軍組成了國民革命軍第2方面軍,司令是張發奎。他要組建一個警衛團,于是,經過張云逸(大將)的運作,盧德銘擔任了團長。
              這里真有點“同情”張發奎,為什么呢?


              他麾下的3個軍幾乎全都參加了南昌起義。20軍是賀龍老總的。11軍的副軍長是葉挺。4軍25師是張云逸的老部隊。而他身邊的警衛團團長盧德銘則是秋收起義的前敵總指揮。
              不得不佩服毛主席的高瞻遠矚,在我黨開始武裝斗爭的初期,他老人家就提出了根據地的偉大設想。
              南昌起義雖然獲得了光輝的勝利,但就是因為沒有根據地,所以在面對強敵反撲的情況下,起義部隊越打越少。最終,朱老總上井岡山與毛主席會師的時候,麾下只剩下以73團余部和他教導團余部為主的800多人。但這800多人卻都是大浪淘沙之后,信仰極為堅定的革命戰士。

              以井岡山為起點,九死一生后的葉挺獨立團勇士們將踏上為天下勞苦大眾為戰的漫漫征程!他們這星星之火,必將在未來以燎原之勢,將萬惡的舊社會徹底化為歷史的灰燼!
              涅槃:將革命進行到底
              1928年4月,朱老總率部和毛主席的秋收起義部隊會師,組建了紅4軍,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朱毛紅軍”,在我黨當時的武裝力量中為執牛耳者。紅4軍在組建時共3個師,毛主席、朱老總和陳毅老總分別擔任師長。
              不久之后,紅4軍取消師的編制,改為6個團,其中的28團就是以南昌起義余部為老班底組建的,首任團長是王爾琢。
              1928年,湖南省委的錯誤指示導致了“八月失敗”,在此過程中,王爾琢在追叛變的29團2營時,被叛徒殺害,朱老總抱尸痛苦。隨后,林彪接任了28團團長。經此一難,毛主席和朱老總不得不率部離開井岡山,到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交界處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據地。


              王爾琢
              1932年3月,紅1軍團成立時,組成其麾下紅10師的3個縱隊都是來自紅28團。當時的軍團長是林彪,政委是聶帥,政治部主任是羅帥,陳奇涵(上將)是參謀長。
              轉年,紅10師、紅11師和紅64師合編為大名鼎鼎的紅1軍團麾下紅2師,在三個團中,第4團的主力則是源自紅10師,并在第五次反“圍剿”中,左沖右殺,來回堵搶眼。
              在長征中,紅2師擔任的是中央紅軍開路先鋒的重任,師長是陳光,政委是劉亞樓(上將),而紅4團就是前鋒中的先鋒。全團將士從湘江血戰到烏江,力保中央紅軍渡江。首占遵義、力克婁山關,奇襲臘子口、飛奪瀘定橋都是將士們的傳世扛鼎之戰。

              抗日戰爭爆發后,紅2師改編為八路軍115師麾下343旅的685團。楊得志(上將)擔任團長。而老紅4團則是685團的2營,營長是曾國華(中將)。將士們參加的第一場大戰就是威震華夏的平型關大捷。此戰后,日本國內甚至有新聞說板垣征四郎在負傷后自殺。
              毛主席對我軍在抗日戰場上作戰的戰略是“以山地游擊戰為主,在有條件時,也不能放松運動戰”。在平型關大捷之后,全軍上下都對抗戰局面有了清醒的認識,因此統一了思想,堅決貫徹毛主席“以山地游擊戰為主”的指導方針。
              八路軍在山西打開局面,站穩腳跟后,毛主席把目光轉向了齊魯大地。1938年底,685團奉命前往山東的微山湖地區開展游擊戰,并承擔起建立抗日根據地的重任,隊伍名稱也發展為“八路軍蘇魯豫支隊”,支隊長就是老參謀長彭明治。

              到1939年的1年間,支隊與日偽大戰、小戰70多場,干掉鬼子和偽軍18000多人。支隊從2700多人打成了13000多人的龐然大物,同時還建立了6萬多平方公里的根據地。樂得陳毅老總送給彭明治一條小汽艇。
              1940年初,支隊奉命支援新四軍,改編為八路軍第5縱隊,縱隊司令是黃克誠(大將)。皖南事變后,縱隊直接改為新四軍第3師7旅,師長是黃克誠,旅長是彭明治沒變。


              黃克誠大將
              要知道這個3師,可是新四軍響當當的精銳,而這個7旅則是3師的總預備隊,哪有槍眼,就往哪堵。
              建國70周年大閱兵中,有100面戰旗組成方陣接受檢閱。其中的“劉老莊連”就是出自7旅。1943年3月,為掩護大部隊轉移,19團4連的82名勇士面對3000日寇,死戰不退,全體犧牲。朱老總將他們譽為“英雄主義的最高表現”。

              抗日勝利后中,黃克誠評價7旅“強悍的作風是從老鐵軍帶來的”。陳毅老總贊譽7旅是自己麾下主力中的主力,是鋼鐵部隊,黨指向哪,7旅就會出現在哪。
              1945年9月,7旅將士人不卸甲,馬不卸鞍,揮師東北,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7旅。
              1946年2月,7旅在彭明治的指揮下在秀水河子猛攻國民黨266團,并重創敵軍。林彪認為見好就收,遂命令撤軍。但彭明治公然“抗命”,把已經奉命回撤的梁興初又叫了回來,最終全殲266團,只跑了一個團長。取得了我軍在東北戰場的第一個團滅敵軍的大勝。
              2個月后,慘烈的四平保衛戰打響。7旅作為東北民主聯軍中精銳中的精銳,死戰不退,力保全軍轉移。彭明治一邊咳血一邊躺在擔架上冒死指揮。戰后,犧牲的8000多骨干將士中有一半出自7旅。萬毅不無敬佩地評價道“這就是老紅軍部隊的鐵血作風”。
              1946年10月,7旅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6縱16師,隨后,在三下江南,四保臨江的戰斗中屢立奇功。1948年1月,16師番號改為東野麾下。
              在遼沈戰役中,16師將“鐵軍”的作風發揮到極致,星夜兼程,狂奔數百里,堵死了廖耀湘逃往沈陽的最后通道。在血肉橫飛的阻擊戰中,很多連隊打到只剩10幾個人,為最后的勝利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戰后,全師官兵受到了林彪通電全軍的嘉獎。


              林彪
              1948年11月,16師正式改編為解放軍第43軍第127師!
              1949年10月,127師揮戈解放廣州。這支擁有無上光榮的英雄部隊終于在夢開始的地方,實現了所有先輩和戰友的理想:將革命進行到底!
              傳承:永遠屹立的光輝旗幟
              1950年,127師重新披掛上陣,百舸竟流,跨海登陸,劍指海南島?胺Q“上山猛虎,下海蛟龍”。
              此后,127師長時間擔任我軍的戰略預備隊,直到1979年再次南下,奔赴西南邊境,這只老虎憋的時間已經太長了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在張萬年師長的指揮下,全師官兵“渴飲刀頭血,累臥馬鞍橋”,連續征戰22天,橫掃安南,突入敵境30余公里,連戰連捷,光斃敵就達2000多人。在參戰的29個師級單位中,殲敵總數位列第8。


              張萬年上將
              這柄紅色長矛在關鍵時刻,永遠不會讓祖國和人民失望。在開國10大元帥中,朱、彭、陳、羅、林這5位元帥出自該師。在開國10位大將中,粟、黃、陳、張、譚、羅、許這7位將軍出自該師。同時,更是有200多位將軍來自該師各個時期的不同單位。

              每當127師有隆重的集體活動時,場地上簡直成為了戰旗的海洋。有的連隊打出的榮譽旗幟甚至有一二十面。這些旗幟有常規的矩形旗,有豎直的旌旗,有絨布的,有綢緞的。

              在戰旗上,都會有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字體繡制出各種部隊的榮譽,代表先輩們用鮮血凝成的不朽功勛。但所有的旗幟都代表著同一個光耀日月的名稱“鐵軍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
              園林 發表于 2023-4-15 10:13 | 只看該作者
              共產黨的部隊英雄倍出!謝謝介紹!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園林 發表于 2023-4-15 10:14 | 只看該作者
              共產黨的部隊英雄倍出!為鐵軍賀彩!謝謝介紹!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宜里農場董建國 發表于 2023-4-15 17:12 | 只看該作者
              我以為是115師呢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大雁 發表于 2023-4-15 22:51 | 只看該作者
              園林 發表于 2023-4-15 10:14
              共產黨的部隊英雄倍出!為鐵軍賀彩!謝謝介紹!

              謝謝點評!為人民解放軍點大贊!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雨加雪 發表于 2023-4-16 07:02 | 只看該作者
                    名副其實的將軍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大雁 發表于 2023-4-17 23:14 | 只看該作者

              多謝光臨留言。為人民解放軍點大贊!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大雁 發表于 2023-4-21 00:0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大雁 發表于 2023-4-21 00:07 | 只看該作者




              彭明治上將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大雁 發表于 2023-4-22 19:02 | 只看該作者
              雨加雪 發表于 2023-4-16 07:02
              名副其實的將軍師。

              為人民解放軍點大贊!祝春日快樂!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中文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百度搜索|哈爾濱北大荒知青網 ( 黑ICP備2020005852號 )

              GMT+8, 2023-12-1 13: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AV区无码字幕中文一区

                <optgroup id="w16eo"></optgroup><track id="w16eo"><i id="w16eo"></i></track>

                        <acronym id="w16eo"><sup id="w16eo"></sup></acronym>
                        <optgroup id="w16eo"></optgroup>
                          <optgroup id="w16eo"><li id="w16eo"><del id="w16eo"></del></li></opt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