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17-1-17 09:31 編輯
小品《吐魯番的葡萄熟了》
西行系列24
前言:去年9月新疆行 親身感受到了新疆人民的深情厚誼 為此 創作了謳歌民族大團結的詩詞及小品等作品 適逢習近平總書記給庫爾班大叔后人回信發表 備受鼓舞 為此 特將小品 《吐魯番的葡萄熟了》 上傳 拙作多有不足 懇請指正。
(小品) 吐魯番的葡萄熟了
(簡介)小品通過游客捎大米給新疆葡萄溝農民,表達了一位三年前到新疆旅游的東北老人對新疆人民的感激之情。當時,這位老人十分關心新疆地區形勢,到新疆旅游突發心絞痛,當地農民預備的救心丸挽救了他的生命,從而謳歌了民族團結。
時間:初秋 地點:吐魯番葡萄園客廳 人物:維族年輕女主人 漢族老夫婦及虛擬游客
維族女:今天天氣不錯。按照旅游日程接待表,今天客人正好來我家。你聽哈爾濱鐵旅新疆旅游大巴車隊來了。 維族女:叔叔阿姨們,里邊請、里邊請。 老大媽肩扛大米興沖沖上:哎呀,孩子,一看就知道是你,你看你多可愛(老大伯隨其后)。 維族女:謝謝您。老阿姨——哎呀,新疆這么遠,您老背這東西干嘛? 老大媽:我們是來看你的。 老大伯:對呀,孩子,我們是順便來看你的呀, 維族女:您二老看我?這是為什么? 老大伯:你不是古麗嗎? 維族女:謝謝您老對我的夸獎。 老大媽:孩子,我老想你了。真的,這一道上凈想你了你說。 老大伯:真的,因為想你,你大媽還作了一首詩呢。 維族女:阿姨,您老還會作詩? 老大媽:嗨呀,啥詩不詩的——就是來看望新疆人民,我有一肚子話要說,真的,我有一肚子話要說(欲言又止)—— 老大伯:你有啥話趕緊說呀,人家還等著咱們呢。 老大媽換肩:你尋思我不著急呀?這不是懵住了嗎?頭一句啥來的? 老大伯:千里萬里來看你—— 老大媽:對,孩子,這一說我就想起來了,你說千里萬里來看你,新疆人民了不起。一想古麗好孩子,今天就愛背大米。 維族女:哎呀,老阿姨,您這詩作得可真不錯,只是叔叔為什么不愛背大米呀?因為在我們新疆凡是重活都是要男人來干的呀。 老大媽:你叔叔在火車上落枕了,脖子疼,不方便。 維族女:原來是這樣,我好感動的。 老大伯:老伴啊,你看我這脖子已經好得差不多了,咱們得入鄉隨俗了,不然要出笑話了。 老大媽:今天你還是養病吧,我沒事的。 維族女:您二老真是互相體貼到家了。 老大媽:孩子,是這么回事,這大米呀,是我大伯子捎給你的—— 維族女:您大伯子? 老大伯:按照我們東北土話來說,她大伯子就是我家大哥的意思。 老大媽:你看,這么多游客都等著我們呢—— 維族女:沒關系。大家先里面坐,大家說可以嗎?(虛擬游客:可以) 老大伯:那謝謝大家了。我說老伴呀,你說我這落枕已經好得差不多了(欲接大米),不然的話多不好看那? 老大媽:不差這一會了,你別抹不開了。 維族女:您二老不愧是幸福一家人啊。 老大媽:孩子,你不知道,是這么回事,我倆雖然是一家人,但是,那也有一個誰上鏡頭的問題啊。 老大伯:你說我一著急,把上鏡頭這事給忘了。 維族女:上鏡頭?上什么鏡頭 老大媽:你聽我說孩子——老頭子你把手機打開,讓孩子看看照片(遞手機)。 老大伯接手機:孩子你看,這是出發前一天我家大哥給我們倆餞行的照片—— 老大媽:真的,我家大伯子是三年前來新疆旅游的,也是你們這葡萄熟了時候來的,老感動了,為了 感謝你,回家后他還寫了一首老長老長的五言詩—— 老大伯:《吐魯番的葡萄熟了》。 老大媽:你看你,沒等我說完呢,你咋老跟著搶話呢? 老大伯:我怕你再懵住了 維族女:沒關系,時間來得及。阿姨,您老接著說。 老大媽:當時我們大家都怕他歲數大,不同意他來,他說,臺灣人民我都看望了,別說新疆人民了—— 老大伯:你看你,沒說幾句話,老走板。 老大媽:老走板,我那走板了? 老大伯:那走板了?一般情況下,‘看望’這個詞,都是咱們縣長、鄉長啥的,跟咱們農民見面時說得客套話,你這一張嘴可到好,就好像你是國家領導人似的。 老大媽:我說的是感情上的事,你說的是職務上的事,這是兩碼事,你說一來新疆你咋這樣了呢? 維族女:謝謝老阿姨對我們新疆人民一往情深,我真的好感動。 老大媽:孩子,這是大媽的心里話。來,人家都等著咱們呢,你先就給我和古麗錄像。手機呢—— 老大伯掏出手機,做了一個手勢:開機—— 維族女:老大媽——您可以告訴我一下,這是為什么嗎? 老大媽換肩:孩子,為了節省時間,你聽我對鏡頭說一下就明白了。尊敬的大哥大嫂和各位父老鄉親們,你們好——我們倆現在已經來到了新疆吐魯番。你們現在看到的在我身邊的這個新疆維族女孩就是古麗。你看我現在就要把咱們家的大米——你尋思啥呢,趕緊錄哇? 老大伯:我錄了,你這個手機我不大熟悉,好像沒錄上。 老大媽:你看看你,在家不都整明白了嗎?咋這時候掉鏈子呢?你過來我看看—— 維族女:老阿姨,您不要著急,時間來得及。您可以把原因告訴我一下嗎? 老大伯:孩子,是這么回事。因為我家大哥前年來旅游,老感激新疆人民了,老想你了。我們這次來,他委托我們倆,把大米捎給你,然后再給你錄幾個鏡頭,馬上傳到我家的朋友圈里。 維族女:老阿姨,就是這么一個原因嗎? 老大伯。對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老大媽:是這樣的,當時我大伯子都快八十了,因為年齡的關系,大家不同意他來新疆旅游,他一聽說有人破壞民族團結,他就睡不著覺了,他非要來新疆一趟,親眼看一看新疆人民,不然的話他就不放心。沒想到旅途勞頓,心絞痛犯了,當時多虧你預備了救心丸,不然就完了;丶液,他非常感激你和新疆人民,他說新疆人民給了他第二次生命。 維族女:哎呀,老阿姨,您說得那個老人家真的令人好感動啊?墒,在我們這里,我每年接待游客都要上萬人,類似的事情也發生過幾回了,現在我都有些記不起來了。那我問問您二老,您們是黑龍江五常人嗎? 老大伯:對呀,孩子,我們就是五常的,這大米就是五常的大米呀,就是送給你的呀,孩子—— 維族女:(接大米)這大米,我真的太感動了。 老大媽:別客氣,孩子。你瞅啥呢,趕緊錄哇——
——劇終
2016、10、25
關于小品《吐魯番的葡萄熟了》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知青戰友: 您好! 作品是去年9月份10日、我乘坐哈爾濱夕陽紅新疆專列到吐魯番的親身經歷。新疆農民委托我們內地游客,回家后,多宣傳新疆的祥和穩定。接著,我們大家異口同聲肯定了新疆地區的祥和穩定,還異口同聲地答應了他們的請求。 當時,當我們聽到兄弟民族發自心底呼聲,大家無不動容。很多人,包括我在內,都不知不覺地潸然淚下。在后來,購買葡萄干時,大家踴躍購買,三百元一份,甚至還有1000元的買家,這在整個旅游購物中是前所未有的。大家都把買葡萄當成了對新疆人民表達的一點心意的機會。 回家后,我創作了一些謳歌民族團結的詩歌,發在了網上。由于意猶未盡,又創作了該小品,請與關注。多謝。
此致
敬禮 作者:浪淘沙
|